时间:2017-09-11来源:中国液压件网
液力传动系统是液体传动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几个叶轮组成的一种非刚性连接的传动装置,该装置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能,再将液体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起着能量传递的作用。本期资讯,中国液压件网小编邀您一同了解与之相关的技术内容。
对于液压领域的从业人员而言,液压传统系统大家可能较为熟悉,但液力传动系统您了解吗?所谓液力传动,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叶轮组成的工作腔内,由液体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力矩的一种传动方式,若更具体化的予以描述,其可看做是一台离心式水泵和一台水轮机组合合成的液压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液力传动与液压传统并不相同,液力传动主要依靠液体的动能来传递能量,液压传动则更多依靠液体的压力能传递能量。此外,您知道液力传动中的传动元件包括哪些吗?这些元件又起到哪些作用呢?液力传动系统具有哪些显著特点?其本身的分类与组成又是怎样的?欲知详情,就请和小编一起阅读本文吧!
系统简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液力传统系统中所包含的液力元件。该系统中的基本液力元件包括两个——液力偶合器与液力变矩器,它们都是通过液体动量矩的变化来改变和传递转矩的传动元件。
液力偶合器又称为液力联轴器,主要是利用液体动能来传递功率,其传递功率的范围为0.5~26000KW,它在节能、改善传动品质和简化驱动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它也具备良好的过载保护功能,因此应用的领域也日益拓宽。由于该元件广受液力传动系统厂家的青睐,其需求量也有增无减,就产量而言以德国著名的伏依特公司尤为著名,其数值高达年产3万台以上。在国内,该元件的独立研发最早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进展相对缓慢,等到改革开放来临,当大批的国外技术与进口产品被引进,我国的技术人员才抓住势头迅速发展起来,至今也已初具规模。
液力变矩器具有无级连续变速和改变转矩的能力,它对外负载有着良好的自动调节和适应性,当外负载增大时,液力变矩器的涡轮力矩将随之自动增加,转速也相应自动降低,反之则结果也相反。由于液力变矩器的这种特性,使它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以及汽车行业中,方便简化设备的操作,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并能使车辆起步时保持平稳,加速时则迅速且均匀,从而增加了驾驶是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此外,该元件还能带载启动和反转制动,具有限矩过载保护的功能,同时传动效率也较高,最高效率可达85%~90%。
系统优势
液力传动系统本身具备诸多显著优势,按性能特点,其主要可归类为以下三大点:
(一)自动适应性
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力矩能够随着外负载的增大而自动增大或缩小,转速也能相应的自动降低或升高,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这一特性称之为自动适应性。自动适应性能使车辆的变速器减少一定的档位数,使操作予以简化,防止内燃机出现熄火问题,从而大大改善了车辆的通用性能。液力偶合器则具有自动变速的特点,但其并不具备自动变矩的功能。
(二)防振、隔振性能
由于各叶轮之间的工作介质为液体,这些叶轮之间的连接为非刚性,所以可吸收来自发动机和外界负载引发的冲击与振动,促使机器启动时更加平稳,加速时更为均匀,零件寿命也得以延长。
(三)透穿性能
所谓透穿性能,是指泵轮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当负载发生变化时以引发输入轴(即泵轮或发动机轴)力矩变化的程度。基于液力元件类型的不同,其具备不同的透穿性,可根据工作机械的不同要求跟发动机予以合理匹配,从而提高机械的动力和经济性能。
此外,其还拥有过载保护、自动协调与分配负载等功能。缺点方面,主要包括效率较低、高效范围较窄以及需增设冷却补偿系统将整体结构复杂化这三点。
分类组成
(1)系统分类
液力传动元件可分为液力元件与液力机械元件两大类,液力元件分为液力偶合器(普通型、限矩型、调速型)和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元件又可分为外分流液力机械元件以及内分流液力机械元件。
(2)系统组成
液力元件有泵轮、涡轮和导轮三种叶轮组成。在液力偶合器中,液流先由泵轮进入涡轮,随后再由涡流流回涡轮,从而形成不停的循环流动;在液力变矩器中,液流由泵轮进入涡轮,再由涡轮流出导轮,在道路内液流受导轮叶片的作用使液流方向发生改变,然后再流回涡轮,如此持续性的反复循环流动。
①泵轮:泵轮与输入轴相连,由动力机带动旋转,它从动力机吸收机械能,并使之转化为液流在单位时间内动量矩的增量。泵轮以字母B予以表示。
②涡轮:涡轮与输出轴相连,将液流在单位时间的动量矩减少,使也体能转化为机械能并向工作机予以输出。涡轮以字母T表示。
③导轮:导轮直接或间接(如通过单向离合器)固定在不动的壳体上。它既不吸收也不输出机械能,只是通过叶片对液流的作用来改变液流的动量矩,从而进一步改变涡轮的力矩,达到“变矩”的目的。导轮以字母D来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液力变矩器中,为了改善其特性,可在一定的工矿区使导轮予以转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一篇: 锻造余热处理工艺常见的几种方式
下一篇: 怎样选择蒸汽疏水阀及作用